大比武活动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比武活动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比武活动总结1本期,在成都市万名教师大比武活动背景下,我校教师在学校具体组织安排下积极参与,顺利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保障研究活动正常开展。
1、召开行政会议,成立机构,明确职责。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领导小组,由陈光前校长任组长,黄润清、钟玉文两位副校长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成立芳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评审小组,负责动员、培训及评审工作。陈光前、黄润清、钟玉文三位行政代表及外请的学科教学专家担任评委。
活动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导处,由教导处、教科室成员具体办公。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具体落实活动细节。
和教科室一起,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学习上级有关大比武的相关文件,讨论、修改、完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各教研组根据本组情况上报具体活动时间及参赛者名单。
3、召开教师大会,宣传动员。
三次召开教师大会,宣讲本次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全体教师取得一致共识。对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来说,本次大比武不以比赛结果为目的,结合学校开展的个性化教学研究,展示教师的特色、优势或风格,展示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因此教学研究的过程尤为重要。
二、活动蓬勃开展
1、第一个阶段:20xx年12-20xx年2月,宣传动员,确定参赛人员并培训。按照文件要求,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年龄筛选,钟玉文、卢晋康、周晓蓉、李晓荷、李秋菊等女老师超出45岁,不参加本次活动。
2、第二个阶段:20xx年3月,活动具体实施、评审,活动小结。
(1)、组内选拔。经过行政会议通过,按区上要求进行了名额分配。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第四、五周开展了八个教研组的组内课堂教学比武选拔。组内教师均是评委都来评分,各教研组通过组内课堂教学选拔推荐1~2名教师参加校级选拔。
(2)、校级选拔。第六周举行了校级课堂教学比武选拔。评委由行政代表、学科代表以及专家共同组成,学校评审小组对全校所有参与者的参赛课进行认真评比,按学科评选出一、二等奖,最终选拔六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语文2人、数学1人、英语1人、体育1人、班队1人)。
(3)、第七周进行了入选教师校内公示,并于第八周将入选教师名单上报高新区教研室。
(4)、活动结束后,每个教研组收集整理出活动资料(包括教案、反思、课件等),写好了组内活动的总结。
三、收获与成绩
首先,教师们的心态都很好。在这次比赛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位老师的心态都很好,他们是怀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心态上课,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值得一提的是,年近退休的周晓蓉老师也主动上了一堂研究课,让一些年轻教师很受感动。这也反映我们老师在内心深处有一种需要,需要通过这种比赛活动的平台来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这样的活动历练自己,需要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通过同事的互相听课,通过专家的点评,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继而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美。
其次,集体备课,先研后教。分年级进行组内定课,根据老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确立课题,有的组进行了同课异构、同课异上。自身研究加组内切磋,集体打磨、修改教学方案。从教材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文析例,挖掘教材资源。分析学情,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备课中,不求完美,只求课中的亮点一、二,充分显示务实、创新的教学特色。
第三,研究的氛围很浓。本次活动比以前的教学研讨活动,氛围特别浓厚。一是参赛老师热情高涨,办公室里,经常看到老师们围在一起,在研究教材,讨论教学方法,评课找亮点,出主意,七嘴八舌,研究的氛围很浓。他们精心准备,巧妙构思,在赛课中各展风采;二是其他老师的积极参与,在赛课期间,几乎每一位老师都利用时间来听课,很怕错过学习的机会。
第四、比赛现场精彩纷呈。
由于老师们的精心准备,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文体(如散文、诗歌、古诗、文言文、记叙文等)、不同课型(语文的阅读教学、习作指导课,数学的练习课、复习课,班队的心理辅导课等)及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张锦文老师执教《春》,让学生播放音乐、板书,谈对文本的体会,并展示朗读,并注意拓展积累与春天有关的诗词等。杨丽老师执教《凡卡》,以情感教学为主线,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并渗透文本以“书信”为主,穿插“回忆”,并以“梦”结尾的写作方法,感悟了作者运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等手法,有效地实现了“长文短教”。王晓燕执教《古诗二首》,大胆突破一节课上一首古诗的传统教法,开课检查学生对两首古诗的朗读、背诵、默写情况,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理解诗意,比较两首送别诗的意境、写法,最后拓展积累与送别有关的诗句,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罗平老师引导学生直奔《金色的鱼钩》重点段,以“读”为手段,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情感,读出语言文字的魅力。课堂上教师全情投入,语言铿锵,字字敲击学生的心弦。胡雪梅的参赛课——文言寓言《矛与盾》。精心设计的导语,有效地创设了教学情境,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给组内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她较好地把握了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较好地利用了文后的白话文帮助学生读出文言的停顿,读懂文言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中段语文组的林文红老师与牟守斌老师以习作为突破口,分别献上了《我喜欢的动物》和《怎样把句子写具体》两堂作文课,扎实有效地进行了习作指导。冯琴老师训练学生依据课后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理解阅读个性鲜明。四年级组从教材和自身出发,向第一课时要质量,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有效性探索研究,注重字词的学习,挖掘词句的深刻含义,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梁艳老师注重读准、读通,尽量读出味来,学生品读兴趣浓厚,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有效提升了第一课时的实效性。陈玉萍老师抓住教材资源,学习观察和描写方法,读写结合。
低段语文组的夏红老师上《水乡歌》,在课前,她收集了很多与江南有关的诗歌,让学生提前背诵和赏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课文理解奠定了基础,老师本人也在教学中进行了合理的延伸。徐丹老师以朗读教学为线索,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贯穿,从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入手,以读促理解。课堂中,老师的读,学生的读相互交错,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数学高段组一共有七堂课。赖杉老师执教的《露 ……此处隐藏20500个字……认真筹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学校领导及各学年组长分中年组和青年组两个评优小组,实行实时跟踪,认真履行职责。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此次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并于今天圆满结束。
三、评优选先,立足发展。
在所有的54节课中,全体教师认真备课,不弄虚不作假,不论是讲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不论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备课、讲课、听课、和评课,都希望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满腔热血和殷切希望。充分表明了我校教师真抓实干,立足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对市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正确认识。
在听课、评课过程中,程序井然。活动结束后,各学年组认真总结,对本组每位教师的讲课情况客观公正、不折不扣的进行讲评,发现优点,弥补不足,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共同促进。评优小组全程跟踪听课,认真分析教学现象,并及时反馈给讲课教师。利用5月27日下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召开了教学活动分析会。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有针对性、发展性的评价。根据此次活动方案的指示精神,从54名出课教师中评选出27名优秀课教师,从中选拔出8名教师做了汇报课。
四、成果与反思本次大型教学活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分。从宣布教学大比武实施方案之日起,各教师精心准备,不难看出每位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自制教具、学具。如:吴晓光老师的《呼吸器官》。高英丽的《火烧圆明园》,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等,证明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
2、教育观念的转变显著,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在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计,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教学气氛比较和谐。如郎丽华的《制作年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操作。何辊《Let‘stall》。
3、课堂教学整体把握明显改善,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又不失教学的整体把握。
4、课堂教学体现艺术性。
很多教师精心策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放弃任何一个可利用的空间。如郎丽杰的《找规律》开头和杨翠芳的《找规律》结束后,学生找规律走出课堂等等。
5、注重创设情境,使师生达到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内心情感。比如:杜鸿敬老师的《鲁本的密秘》,于鸿波的《妈妈的爱》音乐感染,通过老师入情入理的引导;
6、语文课普遍注重朗读的指导,如姚丽老师的《两只小狮子》,席庆霞的《丰碑》等,注重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的体验。
7、师生关系确立倡导民主,力求平等。
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讲课教师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有了服务意识,力求服务到位。不少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扩大了师生交流的空间,为学生的探索、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老师走下台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合作者。使用民主性的语言,允许学生不同的想法,包括错误的想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参与评价过程。如宋秀媛、孟丽老师的课等,把比较枯燥的内容放到一定的情境当中,课堂气氛热烈。
不足之处:
1、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的使用不应消弱基本训练,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训练是不可少的。例如教师的板书,学生的书写、板演等。
2、部分老师拘紧放不开,语言生硬,教态做作。原因是准备的不是很充分,抓不好学生,造成自己讲自己的,顾及不到学生,还由于紧张出现了知识和书写上的错误。
3、多媒体等通常方法配合不到位。要正确使用课件,课件中不要出现错误,让课件服务教学而不是教学中的瑕疵。
4、注意教学的民主。提问根据难易程度发问不同的学生,加强差生的指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5、课本只是个案例,努力发掘内涵,并定时引领到广阔的课外知识中去。
6、个别教师的范读不到位,无法给文章的情境定调。
7、语文课上的学生阅读要充分,数学课上的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8、动手操作不能胡来,做好指导。
几个怪圈:
1、讲数学的少,讲语文的多。
2、不使用课件好像不符合新的教学模式。
3、不是相关学科,漠不关心,甚至只听了一、两节课。
4、出工不出力,反正我讲了,也有记录,过后不反思。
另外,有的老师特别虚心,讲完课主动找老师评课,在课评中,老师相互帮助,制作课件,搬桌椅搬讲台等。
总之,此次“教学质量杯”教学大比武,整体提高非常大,个别教师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大比武活动总结15为加快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进一步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的行为,磨练内功,提升品位,以适应新时代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岗位的新要求,让更多的教师能更上一个台阶,学校12月7日举办青年教师才艺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锻炼自己、展示风采的平台。
教龄在6年以内青年教师都参加了比赛。参赛内容有唱歌、舞蹈、乐器、朗诵。
石茵老师表演的水袖《桃夭》属于汉唐古典舞,表现了姑娘待嫁的心情。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整个舞蹈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舞者妙曼的身姿为观众塑造了如同小桃树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轻盈跳跃着,如同桃之精灵一般,整个舞蹈充斥着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粉绢白衣和粉嫩的妆容,待嫁少女那娇羞的眼神,掩面时流露出的女儿家的羞涩……被舞者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绎,伴着的曲调如行云流水般素洁高雅,观者无一不被这桃树精灵所吸引。
姜帆老师朗诵《当我老了》,整首诗没有一句华丽的词藻,也没有一句优美的语言,有的只是朴实生活的真实体现,字字句句都震撼我们的心灵。有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不但表达了老年人最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常回家看看,也在警示我们做子女的一定要在父母老了的时候常回家看看。多和长辈聊天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孝心。姜帆老师用自己最朴实、最真切的语言时时提醒我们:善待每一位年老的人。
孙怡菲老师钢琴演奏的《匈牙利舞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品,我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首曲子八级的水平可以弹,想弹好的话要十级水平,她手法简练又富于色彩变化,调性的转换自然流畅、情趣盎然。曲调具有典型匈牙利民族的粗犷豪放性格,而让我们这些外行人享受这首曲子却没感觉难在哪里。
李云红老师演唱的歌曲《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是一首舒缓而优扬、豪放而热烈的歌曲,我从小就向往草原,每次在画面上看到美丽的草原,总是心中莫名地激动和向往,草原的万般风情是常人所无法读懂的,听听草原的歌曲,你的心灵会得到洗涤。
高新欣老师演唱的歌曲《遇上你是我的缘》和艾明明老师演唱歌曲《原来你也在这里》都是情有关的歌曲,我想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吧,而幸福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那一个人的心永远与你贴在一起,希望你们的一生即是快乐的又是幸福的更是成功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