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观后感

时间:2024-10-29 10:30:03
狼图腾观后感

狼图腾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图腾观后感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图腾观后感 1

狼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厌恶”“坏蛋”的代名词。但在蒙古一族,狼却是被他们视为神灵的一个种族。

在之前,我也一直沉浸在中国平原地区的人对于狼的误解之中,是“狼图腾”让我知道狼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在遥远的蒙古一族,他们数代生活在大草原上,与狼是亦师亦友亦敌。他们的许多招式都是在狼的身上学得的。狼是一个聪明的种族,甚至比人还要聪明,他们比人类更懂得隐忍、团结。他们一起协同作战,甚至不惜为了胜利而粉身碎骨、以身殉职。在任何一场战斗中,这是令对手最恐惧,也是最具有杀伤力的。勒尼.格鲁塞的《草原帝国》中曾有言:吾文可汗之骑士英勇如狼,其敌人则怯懦如羊。更加证实了狼的凶狠,在大草原中,狼矫健的身躯,幽绿的眼睛,以及自身所带的聪明计谋无一不被蒙古一族认为是上神腾格里赐予的。生是蒙古人,死是蒙古魂。毕利格老人就完美的诠释了这种蒙古精神,他就像是草原上的一条老狼,各种事情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但最终因为中原人的侵入,他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美丽的大草原被肆意掠夺,含恨而去。狼是他们心中的信仰,是腾格里赐予他们的物种,他们不会像中原人一样赶尽杀绝。

在“狼图腾”中,蒙古一族与狼族都懂得做事不能做尽的道理。身在电影之外的我都能感受到大草原的美丽与幽寂,狼族的哀伤与凄凉。对于各种生态环境及其物种,不能赶尽杀绝,否则,自然将会给予人类一定的惩罚。要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

狼图腾观后感 2

“我”(陈阵)为了逃离北京艰难的生活,主动下乡到了内蒙,成了第一批下乡的知青。

来到内蒙,生产队长就给“我”一根像鞭子一样的东西,防狼!“我”与同学就在蒙古包内住下了。

电影中,当地的牧民崇拜“腾格里”,经常会照“腾格里”的“指示”做,他们觉得一切生物只要到了“腾格里”那儿,就能得到永生。

陈阵与狼群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他会蒙古包的途中,当时他独自一人,没有听队长的话,骑着马打算抄小路,结果遇上了一群狼,幸好陈阵想起了狼惧怕铁器敲击的声音,于是拿起马镫拼命地敲。狼群跑了,但陈阵却一心迷上了草原狼,一心想要养只小狼,但总是没有机会。

开春,牧民们开始掏小狼崽,把小狼崽的皮剥下来卖。陈阵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一只小狼,把它养大。但队长对他说,狼是有尊严的,它需要自己捕食。于是陈阵便带着小狼练扑咬、学游泳、爬山丘、识陷阱,在离开内蒙的那天,他放了小狼,离开了那个带给他美好回忆的草原……

整部电影讲述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与动物如何相处、如何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当然,它们都隐藏在一个个故事与对话中。电影虽然是法国导演指导拍摄的,但里面许多背景十分贴合当时我国的社会。当然,这部电影也强烈地讽刺了以人物包顺贵为代表的城里的医生,以及那些不爱护自然,不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从东边来的内蒙人。他们贪婪、不分青红皂白地伤害动物……善良的生产队长也被他们用来猎狼的炸药炸死。为了捕捉狼,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在草原上放火……

破坏环境会使自己受到惩罚,如同从东边来的内蒙人破坏了环境,导致闹饥荒,这就是自然和环境对他们的惩罚!

狼图腾观后感 3

寒假里我终于去看了等待已久的电影《狼图腾》,早在几个月前的预告一直勾着我的念想。以前看过文字版的《狼图腾》小说,也看过不少关于狼图腾素材。

这次能够看得到电影版本,心理非常的兴奋!这部电影画面始终让我震撼,苍凉自由的草原在巨幕的展示下更增添了神圣和凝重。不知是否胶片的缘故,镜头呈现的自然之美象浓重的油画笔触充满质感和原始的张力,使我联想到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与何多苓的《春风已苏醒》。影片力图从动物与人的冲突对立关怀中重新引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思考,虽然故事铺排较平淡,但演员们生动真切的表演加上自然风光的纪实表现完全抵消了叙事的缺陷。

影片主要叙述了:一个对大草原有着向往,充满热忱的青年陈阵,对草原狼的恐惧和敬畏化成了狼的图腾。在大草原上生活的日子里陈阵从对狼的惧怕到克服了对狼恐惧心理,在到收养了一只草原狼,整部影片由始至终的凸显了大草原上人与狼产生的扑朔迷离的故事!

影片的最后蒙古族女人放走了这只被圈养的草原狼,即便这只狼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孩子。她谙熟这世间的法,一切都是因果,草原狼是不能被圈养的,恐惧依然会在,人可以面对和度过而不是认为自己可以掌控或者是消灭内心的恐惧。

单从摄影的角度来说,本片绝对的气势磅礴。大草原的雄浑壮美一览无遗。可想而知拍摄难度极大,完全不用特效的实景拍摄,特别是群狼追赶军马到冰湖的那场戏,深夜,航拍,各种特写······相当震撼。没看过原著,但能感受到原著的气息,从狼身上的秉性反思人类的贪恋。可电影涉及到的仅仅只有表象,没有触及心灵,相比瑰丽的影像,人物和故事显得太单薄。

狼图腾观后感 4

看完狼图腾一部电影,多多少少是有点感触的,这种感觉不深沉却也不单调。其中,印象颇深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吧!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等几个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紧张时应该就是征服自然时吧!这个时候的人们不太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反而是受欲望的趋使对大自然进行肆意的掠夺,然而,种的什么因,就会得到相应的果,随着大自然资源的减少,狂风,海啸,荒漠化等自然灾害也会随之而来。

读完狼图腾也是如此,草原就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里面的生物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生物活动,狼吃羊,羊吃草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规则,如果是人刻意或无意的挤进了这条规则,后果不堪设想,正如一般人所想,认为狼是坏的,那么就会去杀狼,这样一来,狼少了,羊多了,荒漠化严重了,生态不平衡了,正如毕利格老人经常说的那样:“狼是草原上不可缺少的动物,要杀,但不能杀完,要维持生态的平衡。”这位老人可谓是智慧的象征,如果是人们能够多多的像陈阵那样听他的话,草原应该也会好很多吧!

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场植被破坏,荒漠化严重……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之后,再去治理,一切不都太晚了吗?因此,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学会与自然共同发展,方能使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要知道,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狼图腾观后感 5

今天,谢老师领我们观看了《狼图腾》这一部电影大家可以看一下。先让我来讲一下。

这部电影先讲了,两个另从北京来的小伙子,一个是陈陈(冯绍峰)另一个叫杨克,真名就不知道了,他们来内蒙古也知道干什么,但这个陈陈特別喜欢狼,还说要把这里当自己的家。他骑着马,抄了一个近道,途中有一群狼,眈眈相视,他想起来狼害怕铁击的声音,他 ……此处隐藏2799个字……渐渐迷上了狼图腾。跟踪狼群,见识狼群狩猎、偷袭羊群、挖狼洞、养育小狼崽……这些事渐渐扭转了陈阵对狼的印象,让他对狼越来越着迷。狼的智慧,狼的勇敢,狼的团结,仿佛都是与生俱来的。

虽然狼会捕食人的牲畜,但这并不能掩盖狼的勇敢、聪明和非凡的威力。狼会捉食草原上的鼠类,使草原的鼠灾难得到缓解;狼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在这一点上,我们人有时候就逊色了不少。

凡是都有两面性,狼虽捕羊,但也帮了人不少。如果只是抓住狼的缺点不放,无止境的消灭狼,那么不久后,我们人类也许会面临更大的灾难。

在这本书的结尾,作者讲述了一个惨烈的悲剧:因为人类对狼的大量捕杀,额仑草原的生态失衡,变成了一个荒漠般的地方,再次来到草原的陈阵心中充满了悲痛。

在自然面前,任何生物都是平等的,没有谁能肆意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利。如果有谁触犯了自然的法规,那么它将受到自然给它更重的惩罚!

狼图腾观后感 12

我的朋友建议我说,《狼图腾》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我总是给自己一个借口说我很忙,没有时间看书。因此,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暑假就要到了,我还想为我的孩子们储备一些书,我想选择一些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好书。我也借此机会和女儿一起看了这部电影。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人们追逐狼和杀死狼的残酷场景总是出现在我的眼前...

说到狼,我们人类总是用“凶猛”、“凶猛”和“残忍”来形容它们。然而,在我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可以改变你的看法。

在这个自然世界中,所有存在的.生物都是一条相互依赖的生物链。然而,正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残忍”和“贪婪”人性的一部分,用他们血腥的双手摧毁了一个美丽和平的社会。

就像我们电影中蒙古额仁草原的牧民一样,他们非常善良。他们和狼之间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他们与狼和平相处。当狼群把羚羊追赶到湖里时,这里的牧民只带走了一小部分羚羊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其余的羚羊牧民仍然和狼群呆在一起,因为牧民知道这些羚羊是狼群为过冬储备的食物。然而,由于一群外国人的贪婪,他们拿走了湖里所有的羚羊,甚至没有给狼一只。结果,狼在冬天没有食物可吃,不得不攻击善良的牧民的马,造成了牧民的重大伤亡,使狼与人之间的和平与残忍减少,打破了狼与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

接下来的几天,由外业部主任鲍顺贵领导的生产团队甚至发起了一场消灭狼的运动。陶狼窝,猎狼,用炸药轰炸狼...让狼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紧张状态。

狼图腾观后感 13

狼在我的记忆中是凶猛残暴的肉食动物,狼外婆的故事伴随我的幼年时代。记忆中又有很多关于狼的词语,全是对狼的诋毁和贬低,狼子野心、狼吞虎咽、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等等。然而,看了《狼图腾》这部电影让我对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无知和对应试教育让我们对狼存在太多的误解和偏见。

狼性值得我们去了解,狼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去学习。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畜生和人。这比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高尚多少。狼的天性是怕火、怕光、怕人,唯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同时狼的狡黠与智慧使它们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狼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庭责任感,使它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狼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狼是草原上生态平衡的守护者,草原上黄羊、野兔、旱獭等动物的繁殖力极强,对草原的生态造成极大破坏,因为狼的存在使草原和黄羊等动物之间平衡得以控制,从而有效的保护了草原。

狼也是为了生存,并非只有人类以食为天,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生物都是以食为天,这个世界绝不可能为了让一种生物活下去而让另一种生物失去生存的权力,包括人类。人类是自私的,他不能容忍任何一种生物来掠夺他的财产,而且目光短浅的人类不知道,在他残忍的残害了一个生灵的同时,大自然都将给他记上一笔永远不能抹去的账,而这笔账在未来将放大无数的威力,慢慢的偿还给他。生物的多样性已经被打破,打来打去,打尽了"豺狼",最后遭殃的还不是我们人类自己?

狼图腾观后感 14

"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在上班前看上电影《狼图腾》,今天如愿。迫不及待首先是在同名小说流行期间赶过时髦;其次是对有关动物影片的偏好和拍摄的好奇;再次就是好评如潮更加催化心情急迫。

电影永远无法表达小说中所要交待的内容,这是我对电影一直以来的观点,无论多么优秀的导演,至少缘于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差异。影片《狼图腾》观后,我觉的小说中对"狼"要表达情感以及作者要引导读者所思考的,应该有相当充实的表达。

关于狼群的消失,关于许多物种的消失,以及由此引发生态环境的变化,许多作品都有所关切,这应该是每个地球公民所关切的,《狼图腾》表述的切入点和故事的内容视角独特,小说当年旺销,我认为当时不在所谓的意义,而是故事、情节和知识。

回家后,找出小说又翻了翻,重新温习了一些情节,小说中后记部分,电影没有交待,如果有这段交待,或许环保意义就会充分无遗,当然这是我的观点,或许是画蛇添足。一般来说,读过原著又看电影的观众,往往品头品足的事就会多。

电影的表达,总好留有想像的空间。儿子关心小狼进山后,能否生存以及是否还会繁衍出狼群,妻子关于那个蒙古女人与陈陈是否有结果,我关心拍出后记那段会不会更好。

当年李安的《少年派》,我预测会获大奖。《狼》中许多场景也非常精彩,可以预期也会大奖。对我来讲,辽阔的草原蓝蓝的天空,带我回到了少年时的故乡,我有一个强烈愿望产生了,要去辽阔的草原,独自一人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看白云变幻万千!

狼图腾观后感 15

电影肯定和小说不同,其实小说中很多是心理描写,还有大量游牧和农业文明对比的描写,真要拍了,大概又有人要说“这是搞分裂!”

电影是要赚钱的,只有书迷的电影市场是失败的。电影版《狼图腾》是拍给全世界影迷看的,不仅仅是给书迷看。

其实整部电影相当不错,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下放”经验的人来说,一些画面和情节很熟悉。更多人,看电影就是为了眼睛快活,今天狼一出来就有人赞叹“狼好漂亮呀!”当摔杀小狼情节出现时,全场倒吸冷气声不绝于耳。

想想也是,《狼图腾》小说出版时间到现在已经隔了十好几年,很多价值观已经发现了改变。本身有些东西还是敏感话题,万一拍了大概要给禁掉了。本来小说就是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如今沙化、雾霾中的人们,更是身切感受到破坏大自然带来的灾难后果。现在草原鼠患严重,此片如果能唤起人们对狼的同情,让狼重返草原,这也许才是作者真正希望的结果。

小狼最终结局的改动,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让小说最后的那个陈阵穿越回到小狼还活着的时候,他一定会把小狼放掉。要说现实中,我们不也开始治理环境了吗?现在再虐杀动物,让网友发现了,人肉骂死。多少,大家有点改变了,正如“死而复生”的小狼。

小说中的陈阵没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而现实中我们还有力挽狂澜的希望。

《狼图腾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