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音乐《月亮颂》教案

时间:2025-04-19 10:40:53
初三音乐《月亮颂》教案

初三音乐《月亮颂》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三音乐《月亮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月之故乡》。

2、作品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月亮”的文字、音响资料。

2、请会演奏琵琶、二胡、小提琴等乐器的学生自带乐器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月之故乡》,并用心体会歌曲的内在情感。

2、通过欣赏小提琴曲《二泉映月》,了解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时所体现的音乐风格,可与二胡独奏曲相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之处。

3、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了解琵琶音乐中的美丽月色。

4、听赏后,能记住《二泉映月》,《月儿高》的音乐主题。

5、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月之故乡》,注意其中变化音、速度、旋律特点等。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2、难点:学会欣赏音乐,懂得如何根据乐曲旋律发展判断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学唱歌曲

1、以月为主题,以谈话形式进入正题。

2、播放《月之故乡》。

1、集体讨论,探讨交流(如下)

2、分形式演唱:集体,个别指导

为导入课题作铺垫,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探讨与交流

1、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收集的资料。

2、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归纳总结。

1、每组的小组长代表本组评价。

2、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听辩导入

1、播放两段音乐《二泉映月》。

2、大家分辨这两段音乐在乐器选择上有什么不同。

1、听音乐。

2、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3、回答问题。

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受与体验(一)

听赏《二泉映月》主题片段

1、请学生猜谜语: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声,目盲心亮。(打一民间音乐家)

2、播放音乐。

3、引导学生谈感受。

1、猜谜语。

2、聆听音乐。

3、哼唱乐曲主题。

4、谈感受。

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音乐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

感受与体验(二)

听赏《月儿高》主题片段

1、展示乐器图片。

2、播放音乐片段。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1、观察并说出乐器的主要特点。

2、聆听音乐,根据教师提示,谈感受。

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的思维可以产生灵感的火花,使教学形式灵活,学生学有所得。

实践与表现

组织、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表演。

1、备乐器。

2、选定表演曲目,进行排练。

3、分组表演。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课堂小结:

课后请大家收集更多的资料,我们一起交流、欣赏。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为下节课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铺垫。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弯弯的.月亮》。

2、作品欣赏:《月夜》,《花好月圆》。

3、音乐活动:演唱、演奏、配乐诗朗诵以月亮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4、听乐·吟诗·赏画: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响板、三角铁)、古诗、图片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弯弯的月亮》,并用心体会歌曲的幽幽思乡之情。

2、通过欣赏艺术歌曲《月夜》和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了解二者不同的旋律特点、表现手法以及风格。

3、借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通过听乐·吟诗·赏画,让学生以音乐、古诗、美术三位一体为出发点,更深刻地体会不同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1、点:学会并能熟练演唱歌曲《弯弯的月亮》,注意其中变化音、速度、旋律特点等,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音乐。

2、难点:学会欣赏音乐,懂得如何根据乐曲旋律发展判断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说明

学唱歌曲

1、复习歌曲《月之故乡》,以提问形式进入正题。

2、播放《弯弯的月亮》。

1、个别回答

2、分形式演唱:集体演唱,个别指导。

1、为导入新课作铺垫,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

2、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以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感受与体验(一)

听赏艺术歌曲《月夜》

1、简介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创作特征和艺术歌曲的概念等。

2、播放音乐。

1、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主旋律并熟记,哼唱乐曲主题。

2、聆听音乐,请学生描绘出歌曲的意境。

引导学生在积极体验音乐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

感受与体验(二)

听赏民族管弦乐《花好月圆》

1、播放音乐片段。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3、介绍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点等。

1、说出中国民族管弦乐中乐队的主要编制。

2、聆听音乐,根据教师提示,谈感受。

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的思维可以产生灵感的火花,使教学形式灵活,学生学有所得。

实践与表现:

听乐·吟诗·赏画

组织、指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排练。

1、自由组合。

2、选定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3、分组表演。

充分利用音乐与姊妹艺术的集体表现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课堂小结:

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为下节课的顺利展开做好充分铺垫。

《初三音乐《月亮颂》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