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家长会发言稿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需要使用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具有逻辑严密,态度明确,观点鲜明的特点。那要怎么写好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陪伴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1感谢杨老师给我一个这样的分享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家庭教育这个话题。
其实说到家庭教育我觉得在座的每一位家长都是自己孩子最优秀的老师,都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所以,我觉得今天咱们探讨的这个话题,感觉更是介绍我们在陪伴烨秋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些教育心得吧。咱们父母互相分享,相互学习,一起助力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最棒的自己。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么三个内容:倾听陪伴(温暖),赞美(自信),引领(前行的方向)。
先说说陪伴。都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但是我清楚的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杨老师说过,学习是他的事情但不意味着我们家长完全放手不管,放任自流。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天性就是喜欢玩的。咱们做家长的不有时候还喜欢暂时忙里偷闲,刷刷手机玩一会嘛。我说的陪伴并不是说咱们就得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没有自己的生活,而是关心他们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这些如果没有陪伴我们家长是发现不了的。比如说学习状态,好的教育是先严后松。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紧跟杨老师和于老师的步子,对烨秋抓得比较严格,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讲的他律,因为那时候小,我们家长需要帮他们逐渐适应小学生活。从三年级开始吧,我们慢慢的不再给烨秋检查作业了,开始慢慢放手,这时候他律逐渐就转变成自律了,因为已经成为习惯。但是不检查作业也不带代表着我们不管不问,而是不定期的会看看烨秋作业完成的情况如何,从而掌握她的学习状况,帮助她一起分析下最近学习的效果如何。这个时候在分析学习效果时,倾听就很重要。不要认为她会了我们就不愿意再浪费时间听她的思路了,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述,这不仅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烨秋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因为我这人比较节俭,会过日子,上大学时发的小黑板一直留着,当时就是让她画画玩的,但是没想到却成了烨秋讲课的好帮手。一年级学拼音时她就自己问于老师说这个贴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从哪买的?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就喜欢模仿着杨老师讲语文生字,模仿于老师讲数学。然后还提问,我们呢,就会乖乖坐在那听她讲课,她还知道提问,互动,讲的特带劲。所以通过她讲课我就知道她上课听课的状态是怎样了。有时候我觉得这个知识点容易错,她提问我的时候我就故意说错,她就再给我纠正讲明原因。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以致于那个当初只有这么大的黑板,变成现在这样,自己还喜欢画个黑板报。有时候我跟我学生还开玩笑的说,因为我们是师范类学校,学生都有师范生技能大赛,我说你咋还不如我闺女讲课讲的好。当然这都是模仿咱们杨老师和于老师的功劳!她模仿老师提问互动特像。其实这就是倾听和陪伴。所以咱们做家长的一定趁着孩子愿意跟我们交流分享学校的事情的时候积极回应,这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也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我们家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两口子一直就是两地分居,我一直在外地工作,但是在这个倾听和陪伴上,我和她爸爸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家庭教育也得夫妻俩意见保持一致也很重要。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2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长,但家长不能在将来才去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空白片段。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不是其他物质能够取代的,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才能更融洽的相处,孩子才能更快乐的成长。
很多爸爸妈妈都是感觉自己太忙,想多挣点钱,没时间陪伴孩子,说到底,家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家长们问过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吗?自己挣钱是为了什么?不还是孩子么?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所以家长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
在美国,曾经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地位、经济条件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学习上的家庭教师,也未必要给孩子多少物质上的丰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点点时间,尽可能给孩子一些陪伴:他学习的时候,你安静地读一些书、写一些文字;他看电视的时候,你和他聊一聊电视里的故事和社会上的新闻;他痛苦的时候,你给他一些安慰和指导;他高兴的时候,你学会分享他的快乐……甚至,你可以什么都不做,就那么安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看着他,陪着他,聆听他,欣赏他。
也有一部分家长虽然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并未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父母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而对孩子感兴趣的事不理不睬。还有不少父母下班回到家,和孩子同居一屋,各玩各的手机,各做各的事,孩子还是孤独地自己玩。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游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温暖。
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是与父母关系的延续,因此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伴随孩子终生的,而陪伴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基础。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尊重,这种自由、和谐的亲子关系就逐步建立起来,孩子会无意识地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在陪伴的过程中,总是要求过多,不断地唠叨、批评、指责孩子,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冲突不断。这样的陪伴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如果父母付出的是无条件的温暖的陪伴,孩子在父母陪伴下,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杰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 ……此处隐藏7873个字……的小学时光吧!谢谢大家!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7尊敬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很高兴能作为学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我代表一(二)班全体同学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
开学三个月来,同学们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是团结。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相处融洽,在面对班级荣誉时,大家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10月份,在学校组织的第一次大型广播操队列比赛中,我们班就取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是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一个初一年级得到的奖项。我们高兴极了!
因为这就是团结的最好证明!同学们给我留下的另一个印象是进取心强。在学习上谁也不服输,你争我斗,即使嘴上不说,大家也在暗自努力。凭着这样的进取精神,我们又在第一次月考和期中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觉得初一(2)班是最棒的!我们自己更是最棒的!我为身为初一2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我们前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也反应在了考试卷上。也许我们的成绩还没有达到你们为我们制定的目标,但请您不要生气,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一定会取得一个让您满意的成绩。
我们希望爸爸妈妈们能与我们多交流,多听听我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给我们学习的自信心,看到我们的进步,适当表扬。在我们退步时不能一味的批评,要帮我们找到失败的原因,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希望爸爸妈妈能配合好我们的学习,为我们做好后勤工作,让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我相信:只要爸爸妈妈们能多关心我们,多配合老师,我们一定会进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8各位家长:
下午好!应曹老师的要求,今天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孩子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说实话,站在这里我心里很矛盾,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和优秀学生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老师辛勤教育的结果,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我没有拒绝。
阿晨入学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期中考试的时候成绩非常不理想,可以说是一入学就跌了一个大跟头。面对这一状况当时我们也很焦虑,家中出现了抱怨、打击的声音,但是焦虑、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需要静下来研究如何正确面对。以往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在男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也开始拿出适当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期中考试以来,这段时间我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心理调整,二是习惯引导。
心理调整首先调整的是我们家长的情绪和态度。一次成绩的好坏不代表孩子的全部,更不决定孩子的未来。初中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到了高中似乎看起来不再那么管用了,高中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初中的被动学习的方法相差甚远,升入高中后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学习的方式方法。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帮助他解决,焦虑、抱怨起不到任何正面效果。后面的路还很长,要正确的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正确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的问题。家长往往在孩子成绩不好时无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要正确的去面对,去分析孩子的成绩,让孩子的心静下来。不要焦虑,遇到学习的障碍帮助他去克服。比如阿晨在数学函数解析方面遇到了一些理解上的问题,我就和他就坐下来一类一类地研究分析,最后也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
第二个问题就是习惯的引导,习惯的引导有思维习惯和日常独立自主习惯的引导。思维习惯方面我认为高中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任何结果的出现必定有某种原因,这种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学习做题不要去简单的关注结果,要关注过程,要弄明白怎么来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概念、公式和方法。概念清晰,很多模棱两可的题目就迎刃而解,公式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每一类问题都有一种或多种解决方法,抓好这三点,就可以养成一个好的思维习惯。
独立自主的习惯是由家长着急变为孩子着急,由家长主动变为孩子主动。比如早晨家长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就会晚一点叫孩子起床,多数情况下由于熬夜等原因孩子并不想起床,家长多次催促,耽误了时间,导致上学路上匆匆忙忙。我认为应该把这种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提高孩子的对管理自己事务的积极性,让孩子自己设定闹钟,自己起床,家长最多叫一遍,迟到了自己负责。周六老师安排做一些卷子,也让孩子自己定时间,安排不好传不上去,自己丢面子自己负责。这样一来,孩子对自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还有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都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解决,以上是我最近以来教育的感受,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家长指正。
陪伴家长会发言稿9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叔叔阿姨们:
大家晚上好!
我叫xx,来自xx,是这个学期刚从老家转来的新生,这次期中考试我暂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在此,我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的帮助!关于我读书的一点微薄体会,也希望能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学习一定要有目的、计划。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学习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迷茫;如果没有一个计划,学习就会懈怠。我认为首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定好一个目标。然后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并且在每一次月考过后,根据成绩的变化又做适当的调整。如果执行不了,就请家长来帮忙监督。当然,最终的结果必须是能自我约束。
第二,学习要勇于迎接挑战。
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中自然充满困难和竞争。我今年刚从老家过来。对于我来说,紧绷的学习之弦没有丝毫松懈:我除了要学习现有的功课外,还要补上初一年级和初二上期三个学期的科学和历史的功课,因为老家的科学和历史是副科,根本不用考试的。
学习虽然很累,但苦中也会有甜的,在取得成绩的一刹那,我就感到无经欣慰。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总认为只要不懈地努力,终将结出累累的硕果。
第三,学习要做到雷厉风行。
这是我近来深有体会的一条经验。初中相对于小学来说,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科目增多、作业量大。如果当天的作业不能当天完成,就会恶性循环,作业的拖欠越来越多,课程的学习越来越难,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第四,学习要讲究效率。
学习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老师自然是这一过程中重要的角色,课堂自然是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应该向40分钟要质量。我感觉专心致志地听了一节课比课后埋头苦干两小时还强。不过,如果感觉听课较困难的学生,就应该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多多复习。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的四点体会:
有目的计划;迎接挑战;雷厉风行;讲究效率。各位家长功成名就、见多识广,相信你们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我的这些体会可能让你们贻笑大方了吧!但我相信:只要家长多关心孩子,多配合学校,你们的孩子一定会进步的!我们初二(1)班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的!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